跳至主要內容
恭喜!海星高級中學國中部廖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國風國中林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慈濟大學附屬高中國中部廖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慈濟大學附屬高中國中部陳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宜昌國中陳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國風國中戴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花崗國民中學謝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花蓮女子高級中學邱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花蓮女子高級中學簡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花蓮高級中學林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慈濟科技大學高中部江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花蓮女子高級中學張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花蓮女子高級中學宋同學錄取花蓮縣政府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 恭喜!中山國民中學邱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芳和實驗中學李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政大附中戴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成淵高中學詹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中山女高林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南港高中陳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和平高中黃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大直高中毛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蘭雅國中詹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薇閣高中冼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天母國中楊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蘭雅國中戴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天母國國中呂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建國中學李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恭喜!景美女中周同學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畫,
免費諮詢
成為接待家庭
||
唯有走過 才能體會成長的不易與途中的驚喜 – 德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 屠娟娟
一個因緣際會下聽朋友爸媽談到去德國交換學生的想法,這是這趟旅程的一個開頭與萌芽,前後來到不同的遊學中心詢問加上查了資料,覺得這趟遊學之旅有它去體驗的價值。飛機起飛的剎那,是台灣時間的晚上11點鐘,疲憊的身軀裡躲著一個快躍出的靈魂,五味雜陳的心情瀰漫開來踏上德國國土,一切是如此的不同,不熟悉的聲音、景色、人,想著當一年後自己再度回到這個機場時,眼前的風景究竟會成什麼樣子。
前往寄宿家庭之前會有2禮拜的文化營,集結從各國來德國的學生,在營隊裡做一些交流,一點點德文的學習和法蘭克福附近觀光,算是對融入德國生活的一點緩衝。見到所有營隊夥伴時是有些出乎意料的,亞洲人特別的少,加上我只有三個,大部分來自美國與墨西哥,也因此英文和西班牙語是這邊的主流語言,三個來自北歐,極淺的膚色,瞳孔與接近銀白的髮色微微透漏著他們的來方。墨西哥人的熱情、團結、活潑,相對來說美國就顯得稍微內斂些,北歐的那群有著靜觀其變,來者不拒的氣質,而話最少,最沉默的自然是來自亞洲的,或許這跟人數比例有些關聯,但我覺得這和整個國家的風氣,文化及教育是最有關聯的,當然在這個團隊裡只是極少的個例,但機構裡面的老師提到其實每年的交換學生都差不多是如此的狀況。在這營隊裡,語言並不算太大的問題,雖然個性比較內向,但總歸還是能認識幾個朋友,一起打球,玩桌遊,逛街,享受這初到異國的新鮮感,想像著未來的一年會是怎麼樣的經歷,相互說著自己的期許,也同時透露著些不安。
「來德國近半年的時間,碰到了很多挫折及壓力,但我一點的不後悔這樣的選擇,我相信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做同樣的決定,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經驗,不只是語言的學習,更讓我學習獨立,學習珍惜,學習很多在爸媽保護照顧下不需經歷的事,如果沒有這樣的體驗,我或許永遠無法理解真實的生活是什麼子。成長不是自然而然的,不是隨著時間推移就會有的,而是伴隨著一點苦澀,一點酸甜累積而成,這一年,相信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給我不一樣的啟發」這是我在聖誕節寄回家的卡片裡的內容。曾經,有人說那麼小就出國,花了不少錢也不見得會有多大的收穫,有人說德國人不像台灣人那麼熱情,那麼親切,去了也不見得融得進那圈子,有人說,台灣的學業之重,放棄這一年之前學得都忘了,回來銜接高二一定吃不消,學測會容易出問題。曾經有個訪談節目中,來自上海中學的學生說了這麼一段話:「我們暑假每天要上兩小時的課,寫十小時的作業,終於我從後段班爬了出來,但還不一定是狀元。我們的目標不是打死其他的高中生,而是打死兩米高的試卷」每個走過基測,會考,學測的孩子,相信不少都有著類似的經歷,在歐美國家中看似荒唐,無法理解的事,卻是許多亞洲國家學生的共同寫照。台灣學生的生活中心是會考,學測,明星高中,明星大學,我們花費了6年的時光在這,然而當這六年過去後,回頭看看當時的自己,會不會覺得過去的青春雖然充實卻少了些什麼,花了大量的時間所學習的知識,到頭來能記得的又有多少?
德國的高中有一種留級制度,在台灣如果被留級必定是在課業上有非常嚴重的問題,然而德國的想法卻不是如此,在我的班上有3、4個留級的學生,然而,他們說自己上一年的成績其實並沒有很差,但是自己覺得不夠紮實,怕在繼續往上念會有些困難,便決定今年再重讀一年,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學好的內容再重頭學一次即可,何必爭那一年兩年的時間,讓自己必須非常吃力的才能更上進度呢?這樣的觀念不禁讓我開始思考,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多花一兩年來準備有何不可?或許沒有那麼好的資質,那麼就下比別人多的時間及努力,便能達到一樣的水平,有何不可?那麼多花一兩年的時間,去體驗生活,體驗不同的文化,享受並挑戰只屬於這階段能得到的過程與難關,學習那些課本沒有,學校不教卻是未來重要能力的事物,有何不可?如果說,我的學習過程比別人多花了一年的時間,但我更知道自己的理想,對生活有更多的憧憬,對學習有了不同的態度,對身旁的人事物更懂得珍惜與感恩,那我想這多的一年是值得的。
這一年的體驗是半苦半甜,從對德文完全沒有基礎,到可以順利應答b1的測驗,對我而言這有著很大的成就感,畢竟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但學校的適應對我來說,卻是非常的困難,本身的個性加上語言能力不足,使我在與同學溝通和課程的理解上有非常大的障礙,這是在來之前就已經告訴自己無數遍,在心中也試想了無數遍的狀況,然而真正碰到時會覺得這比想像的來的更為苦澀與艱難,而和第一個轟家的相處在第三個月時也慢慢的有越來越多問題。文化,個性與語言上的差異,使我們對彼此的忍耐到了極限,我不得不想辦法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願意在後半年收留我的家庭,還必須盡其所能圓融的處理彼此的關係,好在第二個轟家與我能有不錯的交流及互相理解對方。一道道的難關,使得這趟旅程更為崎嶇,當看到其他的交換學生和轟家跟學校都處的很好時,心中的波瀾與不平衡更是加劇,然而,這一段段崎嶇的道路跨越後,我覺得在心理層面上更知道何謂珍惜,何謂父母無私的付出,了解何謂人情世故,何謂感恩,再一次的真正理解很多過去自以為知道或不曾想過的事,多出來的時間裡,可以思考自己對未來的計畫,做自己想嘗試的事,體驗一段不同於埋首書堆的日子。高中交換的這一年,體驗的是當地人的生活風情,融入他們的文化,得到的是自己對未來人生的嚮往與期許,我想這是大學的交換學生所體驗不到的,每個階段有自己該追求的事物,每個年齡層對於這樣的一趟旅程會有不同的收穫。我一直認為高中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喜好,然而課業的壓力使我們忽略了這麼一個問題,最後只能用分數去選擇一個看起來不排斥,實際上也不太清楚的科系,如此被動的選擇,不免感到有些悲哀。高中交換的一年,其中一項禮物是時間,我們有充裕的時間體驗生活上的種種,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給自己自我學習的歷練。
德國的山水,德國的教育,德國的飲食,德國的文化,處處充滿著新奇與詫異,無不令我驚嘆世界的廣度與美。一座城市的歷史更迭,新舊建築相互輝映彼此的獨特與美,校園中師生的互動與對學習的態度,學習模式的差異,獨特的鄉村與自然景觀,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種種差異,無不再次應證了我所認識的世界,不過是冰山一角。讀遍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剎那間的感動與驚喜,只有在實際走了一遍的道路上才能得到這意外的禮物,其中他們的教育最令我印象深刻,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討論與想法的交流,在台灣這被視為多餘的,我們沒有時間去理會「過程」,我們要的只是最後的結果。在最短時間內將知識量最大化並熟記,這是目標,至於過程不重要,如同那些被打了生長激素的動物一般。與德國相比,我們擁有快速的記憶能力及大量的公式及解題技巧,但我們沒有將大量資料統整、自我表達、思考辯論、動手實作的練習,這些能力大部分並非與生俱來,且皆為未來社會所需具備的,然而,在我們追求快速學習的目標下,這些軟實力便被略過了,然而我認為這種實力遠比在理化上能背多少公式,國文上能背多少古文來得重要許多。
這一趟德國的旅途,對我有著非常深刻的意義,下這個決定之前,我並沒有堅定的意志告訴自己我想做這個體驗,畢竟需要和家人,朋友,同學分離一年,語言的隔閡令我畏懼,不熟悉的人事物需要獨自面對,再加上本身的個性又是非常的內向,沉默,但我想嘗試一個不同的環境,並不是逃避,而是想跨越自己的極限,做一個人生只有一次機會的歷練,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是什麼樣子,我只知道這條路上沒有捷徑,唯有自己走過一次才知道他的崎嶇與途中的驚喜。
Prev
Prev
出去探險吧! – 德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Next
Titanfall 2 Hands On
Next
成長蛻變的一年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家長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放開手,跳脫舒適圈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家長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不一樣的十六歲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城市牛仔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最棒的交換學年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不一樣的17歲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Today is never too late to be brand new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百分之五十的我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1
2
3
...
38
Next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 (必要)
名稱 (必要)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