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 – 德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國立台南女中 林巧旻

我的第一個雪人
下定決心的那一瞬間,心情是激動的,有種要出發冒險的感覺。我猶豫了很久,一開始我是抗拒的,離開一年,家人、剛適應的高中生活、新交的朋友,所有都得暫時拋棄,然後去融入新的環境,這太超出我的生活常規了,會失去多少,又會有多少收穫,都是一片模糊,但這就是因為我太習慣安逸的,離開舒適圈,大概就是說服我的最大原因。 去非英語國家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我是在確定參加交換計劃後才開始學德文,大概半年左右,所以到當地時我只會說非常基本的句子,剛開始必須依賴英文溝通,是十分艱難的,因為在一群人聊天時,我完全聽不懂,只能默默待在旁邊,後來慢慢的參入一些德文交談,一開始感覺沒什麼進展,讓人挫敗,聖誕節後,轟家要求我不再說英文,這讓我的德文真正開始有了大進展,從最初一個句子要解釋半天,到最後能和人正常的溝通,這大概是我這一年最大的收穫之一了。 我轉過一次學,一開始和轟妹一起去馬格德堡市中心去上課,但學校安排我進11年,課業壓力比較重(跟台灣高二一樣要準備升學考)轟家是建議過讓我轉去比較輕鬆的10或9年級,但行不通,學校對我也不太關照,基本的課表、教室位置都要自己去問,甚至課本都得去要好幾次才有,一個月後我就轉去了轟家附近的小學校的10年級,我的鄰居就兼當我的學伴,有問題就能馬上搞清楚。
和轟妹與朋友們一起玩:D
德國上課時間短,大概是7:30或8:00到校,最快1:00就能放學,最晚也不會超過15:30,課後能自由參加一些選修,但是社團活動並不是太盛行,大概就是足球最普遍。前面提到的語言問題,也是我融入班級的困難,一開始我完全聽不懂,只能在旁邊愣著,同學雖然都會英文,但是可能德國人比較內斂,尤其我又是外國人,除非必要不然他們不太會主動和我說話,一開始我還以為他們討厭我呢,但他們還是很和善的,遇到問題也會幫我,還準備過生日驚喜給我,後來我也交到了幾位朋友。雖然一段時間後我能用德文溝通,和大多數同學還是停留在半熟不熟的尷尬關係,滿遺憾的一件事…
和轟家一起過聖誕節
和轟妹第一次做餅乾
我的轟家很好相處,對臺灣文化也很感興趣,我們一直聊得很來,也會互相開玩笑,我們一起度過了很愉快的時光,轟妹是我在德國最好的朋友,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聊很久,聊學校、聊臺灣和德國的差異,或扯一些無里頭的事,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能在異地交到彼此敞開心胸的朋友。在轟家要幫忙做不少家事,我認為分攤家事是交換學生很重要的工作,把自己當做這個家的一份子當然也需要做一些事,畢竟我們不是客人,而當你做好你該做的,甚至主動去幫忙超出分內的事,會讓家人更認可你,覺得你是真的想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另外補充,就我所知的交換生活…其實滿閒的,當然你會想把這些時間拿來做你在臺灣沒時間做的事,但不妨撥一些時間來幫忙家 人,順便促進感情,我的轟家常說我太勤勞,其實有時候我只是太無聊不知道要幹嘛,就來打掃XD,雖然和轟家生活過程偶有摩擦,但是在離開時我們都很難過,畢竟一起以家人的身分度過了一年,以後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到一面。我很感謝我的轟家,他們就像我的第二個家一樣,是不可或缺的。
和同學們一起拍影片
(我們10年級的尾聲必須自己去找工作實習,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電視台實習,期間我們必須拍一部影片,有關我在德國的體驗) 一年的時間過的真的很快,在中間你還會覺得過於漫長,很想趕快回家,但在最後一天回憶起過去時,真的讓人很不捨。我在過程中經歷了語言不通,交不到朋友,也被人歧視嘲笑過,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這些,但每個交換生涯都有著各式各樣的挑戰,如果你自己沒有慾望要解決困難,那任何人也幫不了你。我不會說我經過這一年變得更獨立、變得更有想法、解決問題能力變好了,只能說,在這一年處於陌生環境的生活下,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了,思考的方式也改變了,在這一年中需要更多的是自己心態上的調適,讓自己有勇氣去面對舒適圈外的一切。
最後在機場跟轟家道別
如果我沒有參加交換計畫,說實在,不會怎樣,我的人生不會崩塌,就是過著原本的生活,但我參加了,我的人生當然還是沒有崩塌:D,而我看見了更廣的視野,我的世界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