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蘭交換一年的經歷 – 芬蘭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花蓮縣慈大附中高中部 劉岳霖

前言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日。我不知道其他人對於這個日期有沒有特別的印象或記憶,但,對我來說,這天卻是我人生的轉捩點,也是我永身難忘的一天。目送我媽及那些來送機的朋友們,原本平靜的心情,有那麼點動搖了。 經過將近24小時的旅程,漫長的班機終於抵達丹麥哥本哈根了。拍了拍自己的臉頰,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難以適應時差。領完行李,我們一群來自遠景安的小隊在入境大門口看到了丹麥區的負責人。走近一看,挖!北歐人果然就如傳聞中的高,但高大歸高大,她臉上的笑容和熱情的態度讓我們安心不少。之後,來自天下的小隊也出來了。經過簡單的認識,我們便搭巴士,前往我們這三天soft landing camp 的飯店。當天下午,經過丹麥區負責人簡單介紹,我們對於接下來的三天和十個月要經歷的種種,也有了初步的概念。我也握緊我的拳頭,準備展開我人生中,最關鍵的歷練。 一踏進家門,望著有點陌生又熟悉的家,空氣中瀰漫著台灣特有的潮濕味,那是種又濕又悶的味道,一滴汗從背後流下,我這才驚覺,原來我已經回到台灣了。十個月的芬蘭之旅,就這樣一眨眼就過去了。閉上眼睛 ,著記憶走到二樓的房間,看著完全沒有變的床、書桌、衣櫃,彷彿在告訴我,我離開台灣也只不過是昨天的事情。到了晚上,當我把行李整理的差不多的時候,就聽到了老媽熟悉的叫吃飯聲。一到餐桌,看著桌上一道道很典型的台灣菜,那種離開芬蘭的感覺,又湧了上來。拿起筷子,一瞬間還有點不習慣。用起來,更開始讚嘆中國文明的偉大。想想在芬蘭,簡單的叉子和刀子,根本不用多難的技巧。俗話說,中國人,就是一雙筷子,吃遍天下。哪像外國人,刀阿叉阿一堆工具。當菜一入口,更讓我覺得自己已經回到台灣了,而我的經歷,也從我最愛的吃開始寫起。 講到芬蘭,台灣人應該第一個想到的是IKEA,而IKEA的餐廳,也是它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但我要聲明,IKEA是瑞典的,真正的芬蘭美食,IKEA餐廳也沒有出現過。而那個神祕的食物,非馴鹿肉莫屬啦。還記得,三月多的芬蘭北布拉普蘭(Lapland)滑雪之旅的最後一晚,飯店煮了馴鹿肉,當時Harriet(芬蘭區的招集人)也刻意叫在芬蘭本地的交換學生不要說出來。之後當Harriet親口和其他國家的交換學生講那是馴鹿肉時,他們都露出了驚恐的眼神。因為他們以為是牛肉,而那也是馴鹿肉的特色之一,吃起來像牛肉,帶有淡淡的羊騷味,這就是我形容馴鹿肉的方法。馴鹿肉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幾乎沒有肥肉,由於馴鹿是以吃青苔維生,而青苔本身並沒有甚麼營養價值,所以馴鹿肉本身的脂含量就相當的低,這也剛好符合芬蘭人的飲食文化。 說穿了,芬蘭的飲食文化並沒有很多特別的料理,單純就以健康清淡少脂為主,不過在一些特別節日中,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很可愛的小點心。就拿Vappu(芬蘭的勞工節)為例吧,雖說名字是勞工節,但基本上全芬蘭是停班停課的。他們都做甚麼呢,那就是找一個舒服的草地或公園,鋪上漂亮的野餐布,開始喝酒!當然,除了酒,有個相當有特色的Vappu點心,類似炸麵粉球的點心就出現了,炸麵粉球的原料很基本,和鬆餅的成分大同小異,棘手的地方,就是在做了。真正完美的炸麵粉球,理所當然就是個球狀。但在做的時候,只能擠出長條狀,所以當我們把原料擠到油鍋裡頭炸時,就要一直繞圈,但要做成球狀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成品形狀就五花八門了。 一般人都會想,像芬蘭這種平均收入很高的高福利國家,每個人一定都是紳士美女,但當我走進他們的生活圈,實際感受芬蘭本地生活習慣時,便發現,這邊的飲酒文化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就算是白天,走在路上,隨手可見有人手上拿著瓶啤酒,邊走邊喝,而比較優雅一點的,就坐在路邊的酒吧裡,和一群好朋友,一起喝著芬蘭最有名的大熊啤酒。當然,物極必反,轟爸轟媽常常跟我說,芬蘭現在,過度飲酒成了一個很大問題,年輕人三不五時就喝酒,一喝就要喝到爛醉,很多沒有錢的人(他們說這種人是專吃社會福利的人),為什麼在這種社會福利那麼好的國家依舊沒錢呢,就是因為他們都把錢花到酒上面了,周末早上,常常會看到喝醉酒的人躺在路邊睡著,還挺熟的呢,當然,說到啤酒,就一定會有下酒菜啦,在芬蘭,除了在喝紅酒時配的各式各樣的起士,喝啤酒時,最常配的點心,不外乎就是芬蘭式香腸,和一點酸黃瓜與SINAPPI(芬蘭式芥末),十個月下來,發現真的是絕配啊!就像其他歐美國家,牛奶,在芬蘭就像水一樣的便宜和普遍,而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脂含量。在芬蘭,他們的全脂牛奶,就是在台灣的低脂牛奶,這點對於我這個,咖啡因中毒的人,在芬蘭可是花了好一陣子才適應呢。 服裝方面,我真的沒有很多的研究及觀察,只有發覺,芬蘭男生真的不怎麼會配衣服,不過可能也和他們的個性有關,女生就像台灣女生一樣,對於服裝的要求比較多,所以也較會打扮,而他們也相當早熟,高中就把自己打扮的跟上班女性一樣了想對之下的男生,常常就是很簡單的T-shirt配牛仔褲或棉褲,冷的話就在外面加件外套。不過,我也在芬蘭看到了許多在台灣很少見的歐洲品牌。 住的方面,就和台灣大不相同了。由於芬蘭很重視休閒,再加上芬蘭浴對他們來說是每個家必備的東西,所以每個家庭自己都會有一棟小木屋(cottage),不外乎,從名字上面來看,就是個用木頭蓋成的小屋子,同時也經常坐落在鄉下的森林裏頭,更好一點的話,還會在湖邊找一塊地,就蓋起了自己的小木屋。說到了芬蘭浴,當然就是要介紹一下囉。說穿了,芬蘭浴就是三溫暖,但有幾點是不太一樣。由於芬蘭在冬天的時候,實在是冷到不行了,所以他們特別把三溫暖室(桑拿室)的加熱爐放到裡面,在上面放了一些石頭,當在洗的人覺得不夠熱的時候,就舀一盆水,倒到上面,石頭上發出來的蒸氣會讓室內的溫度瞬間加熱,這就是芬蘭浴的精華。當然,好戲還在後面,如果在湖邊有小木屋的話,他們通常會把桑拿室蓋在湖邊,做完芬蘭浴,身體還熱通通的,就大伙一起衝到湖裡面,享受那種,毛孔瞬間緊縮,體溫瞬間下降的快感!舉我轟家為例好了,應該是因為他們比較富裕一點吧,因為轟爸轟媽都在赫爾辛基工作的關係,除了在赫爾辛基的市區有一間公寓和森林裡面的小木屋以外,在鄉下還有一棟很大的別墅,既然是棟很大的別墅,當然就是應有盡有囉,小泳池,小健身房,好大好大的庭院,還有一間有夠大的倉庫,裡頭放滿了各式各樣的工作車。聽起來好像很棒對吧?可是當我們一大掃除,就真的會累死人呢。夏天時庭院大到要用除草機除草,冬天時也要用很大的鏟雪車剷雪,常常一大早吃完早餐就要出去幫忙,不然真的到天黑都做不完呢。 芬蘭總人口約五百萬人,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但土地總面積卻是台灣的九倍大。 可想而知,土地絕對是芬蘭人最不缺的東西之一。而赫爾辛基,雖然說是首都,但比起亞洲的大城市,真的是小之又小。不過,人少真的有人少的好處,拿市區的交通來說吧,赫爾辛基小歸小,但市區的交通,比起台北,真的算超級順暢了,而且,大眾運輸工具,做的非常的完善,路面電車,地鐵,火車,公車,能想到的都有呢,市區內免費WIFI,真的是整個赫爾辛基都有。路面電車更是個讓我驚訝的設施,整個路面電車的軌道網,根本就是布滿了整個赫爾辛基。不過在台灣,應該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大眾運輸工具,畢竟依照台灣人這種開車的習慣,不到一個禮拜,路面電車大概就被撞壞的差不多了。 計程車方面,就像其他歐洲國家,多屬於高級車款,而且車費超級貴,不過普遍的計程車司機,英文都講得非常的好,所以對遊客來說,真的都很方便呢。 十個月,真的一眨眼就過去了,仔細想想,過了聖誕節,時間就向按了快轉鍵,咻一下就過去了,我也是到三月多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快要回台灣了?!回到台灣之後和幾個朋友見了面,聊了一下,才發覺,原來我的這一年過得,真的好不一樣,不敢說特別充實,但能打包票我學到的東西,一定是特別的,從轟家學到的東西,更是無可限量,不敢說我上大學一定會科科都頂尖,但我確定,我在職場上面,一定可以跟別人不一樣。回台灣,常常會有人問我,我在這年學到了甚麼東西,我都會說(只用嘴巴說,說不完,要實際去做,才有成果)。也有人問,問我覺得這一年值得嗎,我都會說(如果我當時沒去的話,我會一生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