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與成長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桃園市立光民中學 林琰晨

「夢想家」夢想著自己的夢想,「行動家」實踐自己的夢想! 心動是每個旅程的起點,也是改變的開始。這趟旅程是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搭飛機、第一次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生活。當時若有一剎那的膽怯,也許就放走了幸運在那瞬間對我伸出的香餌。 出國前,假設過多種在國外會遇到的問題——生活、飲食習慣的差異、語言問題,或是書讀不好,都看不懂怎麼辦?三思而後行固然是好,但大多時候也只是自找煩惱、杞人憂天罷了!有了想法、有了能力、有了機會,剩下需要的就是——改變的勇氣。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段期間,對於學校活動,我總是熱情參與,讓大家更認識我,因此交到不少知心好友,也有自己的一套交友心得。我對朋友的定義很廣,從陌生人到朋友,可能只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朋友到好朋友,這個階段真心待人已不夠,還要有語言能力與人溝通、交談,找到相同的話題,拉近彼此關係。然而,從好朋友到死黨是講求緣分,對的人就會一直都在,不對的也不用強求。多參與學校活動,是打通人際關係的訣竅。有些情誼不曾有過,以後恐怕難以找到如此難捨難忘的友情。 台灣學校的導師就像學生的媽媽,在旁督促我們讀書、教育內在人格。學校是小型社會,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因為相處時間長,對彼此也更加熟悉。美國的老師們給我朋友般的親近感,遇到問題總能主動發問,沒有包袱。私底下玩笑開不停,也鬧了不少英文笑話。有一次,和英文老師聊得正開心,她突然說:”I need to go potty.” 我頓了一下,道:”What? You’re going to the party?  I wanna go! ”其實他是要去上廁所,只是potty和party聽起來滿相似,以為他要去參加派對,還興奮的要跟去。結果當然是笑到肚子都要翻過來。鬧出笑話並不會讓人覺得你愚鈍,反而會使彼此的關係更靠近。偶爾的厚臉皮也是需要的。 在離開美國前三天,與老師相約去公園打沙灘排球,我半開玩笑地說:打一對一,一定是我贏。老師說:不可能,絕對是我贏。也約了兩位畢業生和他們兄弟姊妹一起打排球,雖說僅有七人,卻也在大太陽底下打了數個鐘頭。我們沒能一對一單挑,反倒去了飲料店一對一喝冰沙,老師大方請客。亦師亦友真是一種絕妙的關係,他說我很好笑,我覺得她很幽默、很好聊天,想到任何英文問題馬上就發問,不用想怎麼說比較順?或者這樣說文法對嗎?這是基於對她專業的肯定、對朋友的信任。 有人問我:英文不好,你敢一個人出國嗎?其實來到美國,無非就是來學習語言,如果一開始就那麼厲害,那還學什麼呢?從不好到好,從好到更好,從不會到會,只要一直在進步,便完成了這趟旅程的初衷。 來到美國之前,聽說這裡的學校霸凌、吸菸、鬥毆、吸毒,這類的事情屢見不鮮。我讀的是基督教學校,而且管理嚴謹,所以這些美國文化無法得以一見。本身不是基督徒,卻不排斥宗教,反倒覺得,人有時真的需要強而有力的心靈支柱。最初的學期,聖經課讓我備感壓力,拿到的分數很不理想,同學們安慰我說: 「聖經很深奧,你第一次接觸,又是外文,盡力就好。」其實不能理解是藉口,只是沒有盡力去讀。下定決心的我,開始跟同學借筆記,為每次的考試做準備。果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最後拿到夢想已久的A判定。透過與他人交談,以及課堂所學,更進一步的認識基督教。在不同的觀點中保持尊重的態度,也要適時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不是爭辯,而是交流。從中得到新知識,真理究竟如何,好像沒那麼重要了。 除了英文實力提升,我的球技也有所成長。參加排球、籃球、壘球隊,它們在我學校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每個球季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學到的都不盡相同。在排球季節,意識到語言能力的重要,教練不喜歡話說兩次,自己要多聽多學,加上’’Talking’’是每種球類運動的核心、是團隊合作的基本,所以英文實力培養是一個重點。 加入籃球隊對人際關係的擴展有很大的幫助,很多人會來看比賽,使我在不同年級的學生、老師,及家長中展開知名度。籃球季節對我來說,也是一段挫折的經歷,總是坐冷板凳,練習時間不夠時,被教練掠在一旁,偶爾上場,也是短短幾分鐘,甚至幾秒鐘。能做的只有把握每次上場的機會,用表現證明我有在學習、在進步。當時的我,沒有像樣的球技,但打球就是為了贏,沒有合理的上場時間或練習,並不覺得教練不公。如今我熱愛籃球,而且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成熟及成長的最佳的證明。 美國的體育天地很廣闊,同時也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壘球是我的主打運動,雖然沒有經驗,但仍靠著實力和天分,拿下先發與游擊手的位置,使我自信心更增。排球季節的我比較羞澀,不懂的主動與人交流、鼓勵隊友;籃球季節,我變得活潑,交到許多朋友,但不習慣在球場上大喊,對這方面的行動還是覺得放不開;有了前兩個季節的球隊經驗,在壘球隊上完全無害羞可言,放聲大喊已是司空見慣。這個球季,真正體會到對輸球的失落、對贏球的喜悅,以及”Win as the team, lose as the team’’它之所以如此精彩,是因為吸收前者的教訓,不停的學習,更擁有改變的勇氣。 以前的我,是個典型的家裡蹲,放假就是睡覺,不然要做什麼?一個人騎車、一個人練球、一個人吃飯,再快樂逍遙不過。來到美國,交到好麻吉,變得喜歡和朋友吃飯、逛街、談心事,一起翹掉自習課去吃冰,一起熬夜開趴看恐怖片,也會相約打球。但離開前的兩個月、一個月、三個禮拜,總是天真的想時間還很多,計畫著要去哪裡玩,卻遲遲沒有行動。眼看著下禮拜馬上要回國了,才驚覺時間過了一大半,而我們只是空想,未曾實踐,大家忙著工作,再約已經晚了。不完美的句點,也許是這趟旅程小小的遺憾,來不及說的再見和感謝、來不及給的大大擁抱、來不及送的卡片…….我想,回憶有苦有甜、有遺憾才更加刻骨銘心吧!現在的我,有小小的夢想—-再次回到美國時,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好好的揮霍青春一次,在句點的後面,寫上一句:「未完待續」。「夢想家」夢想著自己的夢想,「行動家」實踐自己的夢想,我要成為往夢想邁進的行動家。 原本覺得新鮮的校園生活,變成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從乖乖牌文靜少女,蛻變為連老師都得叫你閉嘴的大女孩。一路上的轉變,老師都看的很清楚,在畢冊寫道You have become “one of us”對我來說,這是莫大的肯定。非常感謝轟家和父母給我體驗國外生活的機會。願意接待一位只看過資料、為曾謀面的孩子,真的很有愛心。與轟媽分享學校的大小事、交流彼此文化,充分學習到NC的產業與結構,尤其了解住家附近地區的旅遊去處和這州的景點。如果沒有爸媽的贊助及支持,不可能得到如此寶貴的經驗,他們的投資是對的,讓我了解到何謂勤能補拙、對自己負責,用積極進取的態度面對新環境。我學到的不是如何考試,而是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