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附屬高中 陳嘉旭
前言:
花蓮縣政府在三年多前開辦了「公費留美」的計畫,這是我五年級時在農民曆上看到的。對於五年級的我來說,能獲得這個機會的人,不是品學兼優、就是有過人的能力,自然我是連邊的碰不到的。可能是上輩子燒好香吧,我還真的成為了我所謂應該「望其項背」的人。現在想想,從準備、出發、到實際在當地生活、學習,仍然是回味無窮的經驗。我自認為我在旅程中還有許多美中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就是遊學賦予給我的意義:了解自己的不足,為下一次的機會做基礎。
COVID-19疫情:
2020年的Covid疫情席捲了全球,影響了幾乎所有人事物,也因此我會觀察或是經歷到一些其他人所沒有的。最一開始影響的是行李的準備。疫情的爆發使得戴口罩變成日常,因此準備大量的口罩是必要的。為了避免感染的風險,乾洗手、酒精、護目鏡、防護衣等也不可少,這些都是平常不會特意準備的物品。再來就是「文化營」。可能是ASSE,也可能是遠景安,會統一為美國的留學生舉辦文化營。但不論如何,今年是取消的。其實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沒什麼太大感覺,直到我去讀了前幾年留學生的心得,才發現這文化營似乎對大們都有很大的幫助,我突然覺得有些可惜,沒能在一開始對美國文化有更多的認識。
新的挑戰:
從我離開家中到在轟家生活的第一天,中間只隔三天左右吧!所以我必須很無縫接軌的切換生活模式,這對我來說是項很大的挑戰。即使出發前有上網多了解,但想像和現實總是有些差異。思考一下,今天起不能講自己的母語,所有生活作息全部都要改變,人際關係要從零開始打起,持續九個半月,這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值得慶幸的是,看到很多人都會在遊學期間換轟家,但我並沒有,也讓我和轟家能培養出更好的感情。
與轟家的相處:
我的轟家是很典型的美國家庭,轟爸在市政府的工程部門上班,專門處理市內的大小工程。轟家有四個小孩,有三個轟姐和最小的轟哥。老大和老二因為工作和學業搬到其他地方住,我們也很常在長假時去他們家玩。我和轟哥都對Minecraft有極大的熱忱,有時我們可以專注在這個Topic上長達幾個小時,他也會在假日時,帶我和他朋友騎車到不同地方去,那真是難忘的經驗!而轟爸是個熱情且幽默的人,在剛到的幾個月裡,我每天都要分辨他到底在講實話還是開玩笑,甚至轟哥轟姊都會驚訝的問我:「你真的相信他的鬼話?」。也是,玩笑算是美國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而那時的我還沒培養出這樣的幽默感。
說到重要的一部份,宗教是不可避免的。美國人大部分都信奉基督教,轟家也是其中一員。話說聖經是世界銷量第一的書籍,在這裡是顯而易見的,幾乎每人都有專屬的一本聖經。教會,又或者是教堂,是美國社區當中重要的中心。教會不定期就會舉辦社會服務、傳福音、禱告等各種活動,在不同節慶也有不同的慶祝方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萬聖節的活動,教會準備了許多南瓜,邀請社區居民一起雕刻、宣讀聖經。我第一次雕南瓜就上手,結果還算令人滿意。也有人刻上字母、不同圖案、不同形狀,當然我的手沒那麼巧,這種精細的功夫很難做到。
我是個蠻隨和的人,一方面是我本就是這樣的個性,一方面是既然寄人籬下,有甚麼資格要求太多。我覺得這是個很重要的態度,因為我不希望轟家認為我很難接待,一旦他們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們之間就很難相處了。另一個很重要的必備條件就是找到和轟家成員相同的興趣,或至少喜歡一件相同的事物。因為我發現當我和轟哥發現我們都喜歡電玩之後,我們之間就可以說無話不談。平日裡的休閒時間,轟爸也都會帶我們家全家去打高爾夫、保齡球之類的運動,這就變成了我們的「例行公事」。在和轟家相處的這段期間,我分享了很多關於台灣的人事物,從丟垃圾的習慣到學校裡的生活,處處都有差異。而差異性往往就是樂趣的來源。像是某次,我和轟哥轟姊分享我學校的課表,當我說到我們每天早上都要打掃時,他們都不可置信的說:「你們學校都沒有清潔工嗎?」(看看,其他國家的人一聽就知道不對勁了,為甚麼到現在都還沒改?)。我也從他們那邊了解到了很多事情,像是在學校的煩惱、偶爾對轟爸的埋怨、有趣的冷知識等。跟台灣人聊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當我想到在大洋的另一邊,有一群人跟我們有相同的想法和煩惱時,那是很不可思議的!
學校的生活:
學校的環境對我來說是個截然不同的環境,跟轟家的人畢竟是生活在同一間屋子下的,我還會比較主動跟他們互動。但剛到學校的那幾天,我都不太敢主動跟人交談,因為我很難找到和他們一起聊的話題,找不到話聊就是尷尬。這樣過了幾天後,我決定奮發圖強,不想給這趟遊學之旅帶來遺憾。學校的社團活動都是學生自己發想出來,並共同制定目標和任務,所以在社團草創時期,我就有交到一些有共同興趣的朋友。我們一起創建了桌遊社,每個人都貢獻自己會的桌遊或是團體遊戲,並從中學習到遊戲創作者想表達出的一些理念。分工合作一直都是團體中最有趣的項目,每個人被依據他們的專長而各司其職。有領導能力的就去帶領學弟妹,有些負責講解規則,有些在幕後策畫。我們的社團到最後運行的很成功,看著其他社團成員饒有興趣的進行各種遊戲,我們幾個社團策畫也驚訝於我們做出如此成績。
學校的課程不在多,而在於精彩。我們的每項課程都沒有教科書,只有一些老師自掏腰包給我們買的一些讀物,數學就有幾何相關的書籍,語言藝術就有梅崗城故事 (To Kill a Mockingbird)、永不屈服 (Unbroken)等。老師上課的方式很大部分會結合時事。尤其是社會課,當時美國大選,老師們進行了很多活動讓我們體驗選舉。有一項活動很有意思,老師們設定了兩位「候選人」:「可樂」和「百事」。並把我們分成不同組別,代表著美國50州,我們每組都要辯論出到底要支持可樂還是百事。因為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只要我們一組支持其中一方的人數占優時,就能代表我們這組的決定。還記得那時我和組員辯論時,我們兩方都被對方辯得啞口無言,只好想出一堆歪理來說服對方。結果是可樂贏得了這場選舉。我在想,如果我們學校能模擬類似的活動,那應該非常好玩。
除了這些活動之外,美國課程的一項特色,就是他們鼓勵我們要善用科技。學校在公共空間有一台筆電車,裡面放了40幾台Chrome Book。Chrome Book基本上只能使用Google的應用程式。但用來對付功課綽綽有餘,因為老師就是希望我們能多加利用Google的各種工具。這也的確讓我在完成工作上更加的方便。從前使用電腦還沒留意到有這麼多功能,所以這項技術也是我在美國學習到的經驗之一。
學校還有一個項目讓我不得不提,那就是田徑隊。每年春季到夏季都會開辦,並跟其他學校進行友誼賽。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所以田徑隊的比賽場數被腰折,但對於已經一年都沒有任何比賽的田徑隊員來說,這無疑仍是令人期待的。我第一次聽到田徑隊招人的消息時,我就到處跟同學們打聽,他們說八年級的人幾乎都會參加田徑隊,而且根據過往經驗,田徑一直都是很好玩的課外活動之一,所以我當然不能放過這次機會。我不是運動的料,田徑訓練對我來說會有點吃不消,但田徑比賽可以說是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每到了田徑比賽,我們都會更加的團結,彼此都會互相的加油和鼓勵,畢竟大家都想為學校爭光。在沒有自己的項目時,我們都會聚集到比賽場地或是跑道起點,替我們學校的人吶喊,真的沒有比這種時候更激勵人心了。
結尾:
在學校的最後一天,是個五味雜陳的日子。有高興、有期待、也有悲傷、也有不捨。大部分八年級的同窗都會一起升到我們學校的高中,但也有少數同學得離開我們。那些在早上嚷嚷著絕對不會懷念這裡的,往往在下午都哭得最慘。我們互相拿著年度紀念冊找人簽名,很多同學爭相在我的那本留下他們的祝福。聽同學和老師說,他們其實都很希望我在明年繼續留下,我真心的因為這樣而感到不捨,只能希望他們能保留我和他們相處的那段記憶。我和其他要離開這裡的人一樣,一一向好友道別,便離開了這座校園。期待緣分能再次將我們聚在這裡。
而在轟家的最後一天擇並沒有這麼多感傷,他們似乎不希望我們要在最後一天抱頭痛哭。那天就像往常一樣,我和轟哥以及他的朋友聚在一起玩。到了晚上,轟爸讓我選擇那天的晚餐,我特別挑了我第一間到訪的餐廳。想想那時候我還對著菜單滿頭問號,還是轟爸幫我解了圍。我們一家人享受著晚餐,談笑自如。回程的飛機凌晨六點起飛,轟爸讓我早點回到家裡準備打包。一年份的行李可不是蓋的,我們一直整理到凌晨三點。趁著轟爸補眠,我寫了封對轟家的感謝信。信中,我盡可能地將我的情感表達出來,讓轟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就到了登機時間,轟哥隔天還要上課,但他還是堅持要送我到機場去。即使有再多的不捨,我們都還是要迎接最後的時刻,我帶著複雜的心情向轟爸和轟哥揮手道別。相信以後我們都還會在見面的。
光是一趟旅程,我就要經歷兩次告別。每次除了不捨和悲傷以外,還有些罪惡感。這個罪惡感不是因為我真的有做錯事,而是一想到轟家的人花這麼多時間陪我,如今我卻這麼離開了。在和同學及轟家相處的九個月中,我從他們學到了許多生活經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我也和他們分享我的看法,以及我們兩地在這些方面上的差異。臨別前,我給轟家留下了許多從台灣帶的紀念品,以及我的連絡資訊,他們也保證有機會一定要到台灣來看看呢!我很感謝轟家和老師、朋友們教我的大小事,這些事情真的要出門走一遭才能真正體會到。整趟旅程,可以說是充滿了人生難得的經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