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分之五十的我 – 美國高中交換學生心得分享

花蓮縣立美崙國中 戴王彥竣

首先,很感謝花蓮縣政府提供希望工程公費留美計畫,讓花蓮的孩子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國中三年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於過去生活在舒適圈的我來說,是時候踏出嶄新的一步了!真的很感謝可以有這次的機會,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拓展國際視野、增廣見聞。讓自己見識及學習到在世界的另一端,是甚麼樣的美好,造就了與我們截然不同的文化。

在2021年的8月,我開始了自己一個人的美國之旅。對於從來沒有出過國的我來說,這真是個很大的挑戰。在我抵達舊金山機場準備轉機時,一切在我看來都好不真實。第一個想法其實是:「身邊怎麼那麼多外國人啊?」想到一個朋友跟我說,你到那邊,現在你不也是外國人了嗎?或許是吧、又或者,是嗎?我抱著這樣的疑問繼續出發。在到達轟家所在的康乃狄克州之後,我的留學之旅便正式開始。


以前在台灣的時候,我對於美國的印象僅只於大份量的食物、高大的建築等等。其實這些或許可以代表大概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美國。但在這次前往康乃狄克的旅行當中,真的打開了我的眼界,對美國有了新的見識。在美國我住在一個靠近海邊的小鎮。高大的建築在這裡望去好像若有似無般在遠方閃爍著,更明顯的是海的味道。如果你再更往海的方向徒步前進,你會感到海的味道愈發濃郁。那時你就知道再往前走就到我假日最喜歡拜訪的小海灘。除了生活環境和我所設想的不一樣之外,就連食物方面也有大不同。有人會說,美國人每天都吃漢堡,或是那些高熱量的食物所以才會那麼胖。其實種種的說法,有對也有錯。美國是一個由很多群族和很多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所組成的,美國的食物就可以說是非常的多元。轟媽的職業是一名廚師,他對於料理的熱情真的令我瞠目結舌。在每個星期與家人連絡的時後,他們總會問我:「你吃的還適應嗎?」我的回答總是一樣的,「轟媽煮的超好吃!」轟媽每天都會煮晚餐給大家吃。從我到的第一天開始,轟媽幾乎沒有煮過重複的菜餚!他每天總是在7點左右就開始在廚房忙碌著。而我總是坐在中島的椅子上跟他聊著天。我們會聊今天煮的菜餚、菜餚的故事等等的。在這樣的對話中,我收穫很多,特別是一些美國特別的文化。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天是 St. Patrick’s Day。這是一個愛爾蘭人,或是說天主教的特別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藉由穿綠色、吃馬鈴薯泥以及醃牛肉來紀念主教 Saint Patrick 的死。因為轟爸是天主教的關係,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我很喜歡在轟媽旁邊靜靜地觀察他做菜的每個步驟,更是擔任起他的二廚。從第二週開始,轟媽說每週做一次晚餐便是我的其中一項家事。在我當初聽說這個消息時,我非常興奮。在下個禮拜我便做了番茄炒蛋以及麻油雞飯給轟家品嚐,慶幸的是他們很喜歡中式料理。在每天的晚餐過後,我跟轟爸媽會在餐桌一起聊天。我們聊著各式各樣的事,學校的趣事、轟媽的工作,或是未來一週的計畫;有時候或許只是單純分享自己今天的心情。有時候對話是這樣開始的:「我的一天過得不太好,或是我的一天很奇特……」我很喜歡與轟家這樣對話的時間,對於轟爸媽的價值觀我可以透過這樣的對話有夠深的了解。也更能認識他們生活態度。跟轟家在一起的一年中,轟媽不斷的提醒我,我身上所展露的特質,無論好壞。她常常提醒我在當善良的人的時後也要保有自己的心和意見,先把自己顧好才有多的力氣去照顧他人。在當一個獨立的人的時候也要照顧到周遭人事物,並非一意孤行。在跟轟家相處的一年中,我變得更了解自己了。因爲你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想要或需要的是什麼,才能跟別人有更深度的交流

在美國的學校生活也帶給我許多難忘的回憶。在美國高中你可以自己選擇你想要上的課程,以及利用課後時間參加各式各樣社團或是課外活動。我的「第一次」大多都給了美國。又因為學校是天主教的關係,這所學校總是源源不絕的帶給我驚喜。除了在學校每天三個時段的廣播禱告對我來說非常新奇之外,學校也會每隔一段時間舉辦彌撒。始業式彌撒、月彌撒等等。雖然說在台灣並不是在天主教教會聚會,但學校對於不同宗教的包容性其實很大。這也讓對於天主教強烈儀式感不適應的我有了喘息的空間。在彌撒過程中,會有 praise choir(詩班)在一旁負責整場彌撒的音樂。而我在朋友的強烈建議下也一起參加了,這也讓我在原本不適應的禮拜中找到自己融入的方法。學校會為我們推薦適合我們程度的課程,這也讓交換學生的學習能夠不那麼壓迫。在課程中我最難忘的想必就是進階物理課 (Honor Physics)吧。我一直不認為我的科學類學科是我的罩門,現在居然一來就是進階物理,課程的內容比起其他學科就明顯吃不消。想要跟老師提出換課的想法在我的腦海慢慢發芽。但在跟轟家討論以及自己消化過後,我問自己:「為何不要挑戰自己呢?你也就只有一次機會來體驗美國的物理課了。就衝吧!」抱持著這樣的傻勁,我也就沒有跟老師提過換課的事了。一切好像在做這個決定的瞬間迎刃而解了。漸漸的當我打開心去學習以及虛心地請教老師後,一切好像沒有那麼難了。最後的我也跟老師打下了良好的關係基礎。除了上課以外,學校也會跟著美國過節的氛圍舉辦活動。在聖誕節時,學校除了在校內擺設聖誕樹,也積極招募學生一起捐家中額外的物資給當地的救濟中心以及機構。在萬聖節時,高年級學生們舉辦過一場募款性質的南瓜燈創意大賽。大家在放學後留在學校現場雕刻南瓜燈,最後由評審們評審們投票選出冠軍。學校的合唱團也分別在冬季以及春季舉辦了發表會。讓學生家長們可以看看孩子們在學期間所苦練的成果。這些活動皆為校園生活多添加了許多色彩。當然大家引頸翹望的舞會也是不負眾望的榮登我美國難忘回憶排行榜前三名。

我參加的社團對我來說意義都異常深厚。像是運動社團我參加了Cross Country(越野跑),每天無論颳風下雨大家一定都會一起練習。有時我們還會為了有更好的效果,到國家公園的場地訓練。在早晨伴著清涼的薄霧跟隊員們一起在樹蔭間穿梭的感覺真的永遠都忘不了!這項運動是我參加的第一項運動,因此對我來說算是一項巨大的突破。我也參加了學校的網球隊。這兩項運動我都是第一次體驗,在勇於嘗試過後真的得到很多意外的收穫和經驗。我在 Cross Country 得到一面獎牌、網球不到三個月就從雙打晉陞到了單打,這些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裡回味無窮。

回來美國之後,我藉由多次的分享一次次回顧在美國的生活。現在仔細回想起來,我覺得,我只是百分之五十的我。在台灣所積累的語言能力,生活經驗都在學習國外的文化以及跟文化產生碰撞後,我便成為百分之百的我。我的加上別人的或許可以成為更完整的一個個體,又或是蹦出新的火花,激發出超過100%的可能性。從美國回來之後,我也深度省思身為原住民的我,對於自身民族文化應該要更努力的去了解以及認識屬於自己的文化以及母語。在這多元文化的世界裡,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現在回到我朋友所提的問題:「你出國也成為外國人了嗎?」
現在的我會說:「我不是外國人,我成為了一個百分之一百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