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立宏仁國中 李紹樸
出發到美國之前,我曾在自我介紹信中提到,希望在經過這一年後,能變得更加獨立自主,對自己付更多的責任,成為更成熟的一個人。現在,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達到了這些目標,但這一年的生活,的確深深地影響了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能夠用不同以往的思維去看待各種的事物。 從國中二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就開始準備關於交換學生的文件,包括一些關於我的資料和成績單,也去了台北考了英文<SLEP>,很幸運的我考了42分,剛好是可以去美國的分數,在那之後去美國讀書的事好像就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了。雖然已經決定要去當交換學生,但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認真地參加了國中的教育會考,一整年努力的讀書,從早讀到晚,幾乎一整天都待在學校,現在看來,這種讀書方式在美國的高中根本不會發生。 雖然早早就把資料準備好了,但到了四月還是遲遲等不到消息,所以和家人討論過後,決定從原本申請的公立高中轉成私立高中,會花多一點錢但是可能會比較快有結果,終於在七月時,遠景安代辦機構送來幾所學校的名單給我們選,本來選了一所在俄亥俄州的高中,沒想到最後竟然通知是去密西根州Calvary School of Holland High。美國學校的老師希望能和我面試,所以就挑了一天的晚上用skype視訊,第一次用英文和外國人面試還蠻緊張的,不過大部份的問題都有聽懂,自己也能用簡單的英文和老師對話,面試完後對自己的英文成就感大大提升。雖然要去的學校已經確定,卻仍一直等不到最後的確認文件,我甚至還去了台灣高中的新生訓練,以防萬一。終於在八月最後一週確定了接待家庭,因為學校已經開學了,所以得趕快準備準備就要出國,也得趕快辦簽證,本來預定好日子要去AIT辦美簽,但沒想到卻因為中秋節他們要放假一星期,還好最後他們接受了我的緊急申請,在假期也可辦理。因為辦簽證時要使用英文和面試官面試,所以我簡單的準備了一下英文問題,沒想到,面試官竟然直接用中文和我對話,害我差點反應不過來。離開台灣的那天是星期天,雖然台灣已經開學了,但爸媽和妹妹還是一起到機場送我,前一天晚上也和親戚們吃了飯,真的很感謝他們都這麼的關心我。 記得離開台灣那天,爸媽開車載我到機場,直到踏入出境大廳,我才真正開始了解這一年的冒險已經開始。在旅程中,搭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其中轉了兩次飛機,第一次是在日本成田機場,第二次是在底特律機場。在底特律機場時,因為美國機場要求乘客要先提領行李再把它放到國內線的傳輸帶上,所以一下飛機我就跟著引導者準備拿行李,但是我找了好久都還是沒有找到我的行李,我問了在旁邊的地勤人員: “I CAN’T FIND MY LUGGAGE.”——這是我在美國講的第一句英文,還是沒找到,一度懷疑是不是遺失或送錯了,後來終於在最旁邊的一條輸送帶上看到了我的行李,這時,才突然想到在台灣放行李時,櫃台小姐看我年紀比較小,就在我的行李上面貼了黃色的標籤,好像是讓行李箱會放在和一般行李箱不同的地方,讓我比較好找到,她的一番好意,我卻沒有會意到,真是可惜了。入境後,準備要到轉機門時,麻煩又來了,我又找不到登機門了,為什麼是又來了?因為在日本時也發生了相同的狀況,不過在日本時我剛好聽到一對夫婦的對話,他們跟我同一班飛幾,所以我就賭了一下,跟著他們走,果然我聽得沒有錯,但現在在底特律就沒辦法了,沒有人講中文了,看了登機門的顯示板老半天還是沒有任何概念,只好去問服務台的人員,她是一個黑人女士,也是我這一生中第一個對話的黑人,她人真的很好,除了告訴我哪一個登機門外,還叫我快一點,因為飛機要起飛了。在那裡還發生了一件挺讓我意外的事:登機時,排在我前面的人竟然是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和我一樣黑眼睛、黑頭髮和黃皮膚。大概也是交換學生吧!我想。隨後就在他的後背包上,見到掛了一個台灣國旗的鑰匙圈,我才知道他也是台灣人,能在其它國家看到臺灣國旗,真的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到了最後的目的地機場,快速的入境後,走沒多遠就看到了接待家庭全家人在歡迎我,雖然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已經很疲憊,但為了給他們留下一個好印像,我還是打起精神,努力用當時糟糕的英文和他們對話。現在還可以清晰地記得接待家庭的哥哥們跟我說的第一句英文:”I got it. “,所有的人都搶著幫我拿行李的畫面,那一份熱情讓我的不安大大的降低。把行李放到車上後,接待家庭的爸爸就載著我們往回家的路上,沿路上我不停地朝窗外望,一切都是這麼的新奇,在我望向窗外的同時,美國的爸爸也開始跟我介紹附近的風景,雖然我聽不大懂,但是還是感到很amazing。那真是一個美好的星期天下午。 因為是星期天到達的密西根,星期一就要去上學,但是爸爸覺得我可能需要調整時差,所以只帶我到學校去看一下。我對學校的第一印象是,真的好小喔!整間學校只有一棟建築物 ,看起來好像是一棟鐵皮屋,當時還很怕冬天的時候,教室裡面會不會也很冷,不過事實證明,一切都很溫暖,只是我自己想太多。 Calvary School of Holland High是一所規模很小的學校,高中生加上國中生才123個人而已。國中有兩個年級,高中則有四個年級,我本來應該是要去讀10年級才對,但不知道為什麼,學校把我分到了11年級。在美國高中的12年級和大學的4年級都稱做senior,3年級也就是11年級稱junior,10年級則是soft more,9年級叫做freshman,感覺蠻新鮮的,以前從來都沒有聽過。我們學校一天總共有7節課,星期一到五每天的課表都一樣。本來學校是可以讓學生自己選課的,但是我是在開學後才到美國的,所以他們已經幫我排好了,所以我就上了BIBLE、US HISTORY、BIOLOBY、ENGLISH、SELF-STUDY、ART 和MATH。 剛到美國的時候,英文不管是聽說讀寫都非常的糟糕,所以上課時經常都聽不懂,只能把課本背回家慢慢的查,後來英文進步了,也慢慢抓到上課的訣竅,漸漸就能跟得上課堂了。 歷史課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課,印像最深刻的一個project是關於——爐邊談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大恐慌,政府希望人民能夠相信他們國家的政府,相信國家的政策,所以當時的總統羅斯福就利用當時已經很普及的廣播,每天晚上坐在爐火邊用言簡意賅的話,告訴全國人民他的政策。老師要我們假裝自己是總統或者是州長,要像羅斯福總統一樣對他管理的人民訴說自己的政策。交報告當天,有幾位同學自告奮勇,想要在全班面前朗讀一次,老師不僅答應了,甚至還在教室內升起了爐火,當然那不是真正的爐火,只是從youtube上找到的一段爐火的影片,投影到白板上而已。同學在朗讀時我們就圍坐到他面前,耳邊還不時會傳來劈啪的爆炸聲,就好像真的有一個火爐在我們旁邊一樣。有段時間的英文課,我們上到如何演講,講到不同型態的演講,例如:不用準備稿子用來激勵人心的演講;或者是婚禮,喪禮上的演講;又或者是總統正式,不能出錯的演講。老師為了讓我們瞭解到每個演講不同的地方,決定讓全班假裝自己要去一個葬禮或是婚禮演講,每個人的角色都不同,有的人可能是婚禮男方的前女友,或者是不小心搞錯葬禮的人,而我則是葬禮中主角最好的朋友,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全班面前開口說英文,但開口說時還是好緊張,講的結結巴巴的,沒想到結束時,同學都給我熱烈的掌聲,都說我表現得很棒。另外一堂我很喜歡的課是ART,因為每一天都有一堂課,所以我們完成作品的速度都蠻快的,一整年下來我也大概有差不多十件作品,當時,那是給我自己一整天用英文上課之後,好好休息的時間。記得有一堂畫畫課,老師特別帶大家到教會刷油漆,其中一間房間我們刷了紅色的牆面加上黑色的邊框,在另外一間房間則畫了一顆白色的樹,並在樹枝上加一些有意義的英文字,刷完時真的超漂亮的,聽說假日去看過的教友都很讚賞呢! 除了上課之外,在美國高中下午三點之後就有許多的社團活動。我參加了長跑,籃球隊及棒球隊。參加籃球校隊時,我們和另一所學校爭奪我們這個地區聯盟的冠軍,他們是我們例行賽裡唯一輸過一次的學校,整場比賽很緊張,分數一直都很近,但在下半場開始後我們繼續堅持奮鬥,最後逆轉了那所學校,拿到了冠軍,後來聽說這是我們學校自從1998年後再次拿到冠軍,而且從來沒有像我們只輸過一場的,我們創下了calavary 的歷史紀錄,19勝1敗。很可惜的是,緊接著的季後賽,我們輸了,雖然很可惜,但對方真的比我們強很多,整場幾乎都被他們壓著打,再加上已經到季末了大家都很累,不過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籃球季,我們整整打了五個月,總共22場比賽,加上無數次的練習讓我們只輸了兩場,這真的不常發生在高中籃球隊,更不用說我們小學校了,我們球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有人當天表現不好,也馬上就會有人站出來接替他的位置,再加上我們的板凳很強,不論是在場上或是場邊加油,每一場比賽後我們都從中學習,使我們更好,最重要的是我們從不放棄,也因此我們打出了好幾次的逆轉賽。很開心當時能選擇加入籃球隊,本來只是想不要無所事事,但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incredible 的一季。 每個星期三下午,學校都會去做power plus,那是類似去一些慈善機構做志工的活動,每三個月左右會換一次地方。第一次是去一個農場幫忙拔草,第二次去man’s mission的廚房工作,那是一個專門收留流浪漢,除了提供吃和住之外,同時幫助他們找工作機會的地方。那時,我們去他們的廚房幫忙,那些流浪漢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友善,但是跟他們一起工作後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很開朗的。第三次去了一家餐廳,他們是隸屬於一個專門照顧弱勢兒童的機構,第四次則去了一家賣二手東西的店,那些東西都是從好心人士那邊捐過來的,所以他們都用很便宜的價錢賣給有需要的人,那裡各種東西都有,書,沙發,玻璃杯,和一大堆衣服等,幾乎能想得到的東西在那邊都有,我們在那裏負責幫他們搬東西。在美國讀書,不只坐在教室裡上課,還會有許多體驗真實人生的機會。 我們學校接受許多交換學生,除了我以外,還有七位交換學生,有兩個來自中國,兩個從南韓來,一個是西班牙人,一個是瓜地馬拉人,竟然還有個跟我一樣來自台灣的學生,他是高雄人,也跟我一樣在台灣要升高一,但在這邊他是讀10年級。不過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們的代辦機構竟然是同一家——遠景安。他會來美國這裡讀書,是因為他的哥哥在兩年前也曾經來過這邊交換學生一年,接待他哥哥的寄宿家庭就是他現在的寄宿家庭,他們兩家的感情很好,寄宿家庭甚至還來台灣找過他們呢!每隔兩三個月,學校裡負責交換學生的老師就會帶著交換學生出去走走。我們去打過保齡球,也常一起吃飯,還去走過玉米田迷宮。學校除了希望我們有機會到處走走外,更希望我們能多多聊天,讓英文對話進步。剛到美國時,語言還不太能溝通,又沒有人可以幫我,所以當時交朋友還蠻困難的,不過在進入球隊後就不一樣了,我可以透過運動了解到其它人,其它人也可以藉此了解我,所以我的朋友就漸漸地變多,能夠練習用英語的機會也開始增加。在學期最後一天,我們所有11年級的學生決定相約到密西根湖的沙灘玩耍,在那裡我們玩美式足球,玩飛盤爭奪賽,在沙子上跑真的好累!結束後大家都還不想回家,於是決定到附近一個朋友的家中吃晚餐。在美國只要16歲就可以開車,所以所有人開著自己的車前往,我們訂了披薩和汽水,坐在她家的院子一起吃晚餐,晚餐過後我們做了件難以令人相信的事:我們把這一年所有學校拿到的紙張燒掉,一個人的份量雖然不多,但全部的人收集起來就很可觀,火隨著紙的放入越燒越旺,沒有人敢接近那堆熾熱的熊熊火光,那一晚瘋狂的景象,令人難以忘記。 我的host family總共有九個人,除了爸媽外,還有四個兄弟,各是20歲,18歲,16歲和12歲,在台灣我只有一個妹妹,這是我第一次有兄弟的感覺。最大的哥哥已經結婚並且有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家裡超多男生的。接待家庭是第一次接待交換學生,跟我一樣很多事情都在學習,不過他們真的很對我很好,處處都為我著想︒我本來是跟哥哥一起住一個房間,但在二月時,爸爸決定在地下室的family room幫我蓋一間臨時的小房間。爸爸是一個會計師,但他是在家裡自己工作,所以他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和世界各地的人討論公事;媽媽則是一位老師。每天早上要去上學時,都是由跟我同年級的哥哥開車載我去,可能是因為美國國土較大的關係,學生在16歲以後就可以開車了,讓我好羨慕。不過雖然16歲就可以開車了,但還是有很多限制,例如:不能在晚上10點後開車,除非是學校活動;還有每次不能載超過三個小孩。接待家庭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基督教家庭,每個星期天都一定會去教會,晚餐前也都一定會禱告,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入境隨俗。除了禱告和去教會外,每個星期天晚上我們也會開車到附近朋友的家中一起研讀聖經,雖然會經常接觸到聖經,但我還是沒辦法參與太多,因為我沒有太多關於聖經的基礎。媽媽非常注意健康,雖然美國有很多非常不健康的食物,但是媽媽還是在其中找比較營養的食材煮給全家人吃,如果可以一定會在食物裡加入青菜,還規定每一餐都一定要吃到一樣蔬果,並且不讓小孩去喝一堆汽水,雖然這個很好,但是造成了沒有太多的選擇可以吃,到後來還是會漸漸吃膩的。每天的午餐都是媽媽在早上準備好讓我們帶去學校的,雖然學校也有準備賣給學生,但是媽媽還是覺得自己準備的比較營養,包括了一個火腿起司三明治、一種水果、一條起司條、一盒優格和一包的紅蘿蔔,超級豐富的,只不過,每天都一樣就是了…除非是前一天晚上的晚餐有剩下,才會有不一樣的午餐。在這一年中,真的很感謝接待家庭的爸爸媽媽,除了提供我健康的食物外,對我的關心更不比對他們的小孩少。最記得的是,當時因為參加籃球隊練習時間太久,導致膝蓋拉傷了,爸爸馬上帶我去看醫生,醫生說要用彈力帶來增強我腿部的肌肉,爸爸就把他自己的彈力帶借給我,並教我如何使用。另外又幫我向醫院申請一些文件,讓我可以回台灣時申請保險費。在跨年的Party時,我的白襯衫一不小心沾到了香檳,本來以為洗不掉了,沒想到回到家後,爸爸給我一罐專用去漬的清潔液,搓一下子就乾淨了,雖然是很小的事,卻讓我覺得很幸福。因為有接待家庭的幫助,使我能順利地完成美國交換學生生活。謝謝他們接納我,幫助我,讓我能跨出生命的侷限,看到不同的世界。 當交換學生這一年中,發生了好多我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坐飛機,第一次到美國,第一次整整10個月沒有回家。過年時,感觸特別深,第一次沒有在家中過年,那時才體會到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受。回到家後,慢慢地回想這一年所發生的事,有歡樂的,有難過的,也有和朋友親人分離時的悲傷,除了這些當然更有﹕靠自己突破困難時的成就感,以及英文進步得到師長稱讚時對自己的驕傲。多年後,也許我會忘記其中的一些事,但是我相信這些事已經在我小小的心中留下了或多或少難以改變的影響。感謝這一年來所有幫助過我的人。